【乡村治理案例】杜集区:党建引领添活力 信用赋能振乡风
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紧抓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机遇,在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上聚力用劲,不断把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有效转化为治理优势、治理动力,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持续为乡村治理“聚势赋能”。
依托多元化载体,树立向上向善新标杆
优化评议体系。制定出台《杜集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乡风文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围绕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支持村级工作、邻里和睦4大类8项具体内容,因地制宜细化乡风文明评议指标和分数,累计增加个性化指标10余条。建立评议档案“一户一档”,全区评议出A级以上信用户2442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34个。
搭建信用阵地。打造多元化信用阵地,将党建、治理、文明、诚信等元素融入“开放式村部”“家门口党群服务中心”等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打造村级金融服务室35个,信用广场、信用长廊12处,为信用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业务咨询、贷款办理等“一站式”服务5000余次。
突出宣传发动。积极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乡村振兴夜校等载体,组织党员、网格员采取入户上门、走上田间地头等方式,发放《致信用户的一封信》3万余封。高标准打造朔里镇段庄村、段园镇欧集村等6个乡风文明评议观摩点,常态化开展信用宣讲、文明评议等活动,形成“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的良好局面。
推动积分制管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细化“信用积分”管理。因地制宜建设信用积分超市27个,细化信用积分规则,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公益活动、家庭美德等日常行为纳入积分管理,形成“正向引导—积分兑换—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
拓延“主体行为”规范。持续完善“信用超市”用信场景,围绕基层治理工作合理设置信用分值,凭借积分可在信用超市兑换毛巾、牙膏各类商品。截至目前,累计兑换积分7万余分,惠及信用主体8000余户,折算物品价值20余万元。
加大“以信促治”力度。通过信用村建设积极挖掘乡村治理人才,176名信用户被优先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美丽庭院”“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中,1600户信用户被优先推荐。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推行零距离服务,拓宽融合共治新成效
小信用享受大优惠。多维拓展用信场景,制订出台《杜集区党建引领信用村“信遇十二条”》,谋划结果运用清单23项,稳步推进信用评级结果向医疗、交通、购物等社会领域延伸。
优服务促进优治理。结合杜集实际,对接辖区9家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种子贷”“葡萄贷”等金融产品,将信用转化成项目、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重点打造谢长峰葡萄种植基地、红全水产养殖中心等高效种植、养殖示范带,以身边事引导身边人守信用信。将信息采集、文明评议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落实常态化入户走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好民风形成好乡风。积极推进信用治理,结合“三治融合”和乡风文明“六个好”评议工作,制定村规民约。创新“百姓说事点”“小板凳课堂”等做法,让村民“说事、议事、主事”,大事小情在讨论中化解,向上向善氛围越来越好,获省级及以上文明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集体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