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振兴案例】濉溪县刘桥镇:“三种模式”并行 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濉溪县刘桥镇以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工作目标,深入走访细调研、摸清现状明底数、外出考察拓视野、因村制宜重帮扶,破除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难题,推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2023年全镇集体经济突破1585万元,较2022全年水平增长161.1%,村均收入93.24万元,超50万元收入的村14个,其中4个村超100万元,2个村超200万元。
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实现致富双赢。刘桥镇党委坚持把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来抓,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能力、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农民致富愿望有机结合,立足全镇村情,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升级,实现“组织力”变“生产力”。以王堰村为例,作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试点,成立了全市第一家企业性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打造白玉蜗牛养殖、种苗繁育基地,带动118户村民入股、60余人就业,总收入达59.09万元,为57名股民分红3.67万元。
运用“一户一块田”模式,促进化零为整。把农民原来种植的土地进行重新整合,打破原有农户承包地面积小而散的现状,实现耕地“化零为整”。通过土地整体流转,劳动力得到解放,实现耕地标准化、连片化、集约化,进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杨庄村为示范点,2022年9月杨庄村率先在李赤楼开展土地流转,流转土地300亩,采取集体自营模式,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统一耕、种、收,节约生产成本促进增收,共收益23.5万元。合作社将盈利的30%作为分红,共发放5.8万元给土地入股的村民。截至目前,刘桥镇共流转土地4.86万亩,其中17个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流转土地约5000亩,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902万元。
创新“跨村联营”模式,破解跛脚难题。彭楼村、周口村、前吕楼村、后楼村四村为采煤塌陷村,进行搬迁后,面临着老村缺少发展后劲、新村缺少发展资源的困境。为打破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现状,刘桥镇党委、政府打开思路、创新模式,以四村自发联合自筹资金,联合投资成立濉溪县闰升乡村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彭楼三期南、凤栖湖北七千平方米建设用地打造“刘伶文化商贸街”,计划建设集商业、文化、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街区,打造“网红打卡地”,推进“文旅+产业”互融互促,为周边3万余居民提供活动场所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四村集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