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案例】淮北市烈山区探索“一村一工坊”强村富民
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镇域实情,保就业促创业,在古饶镇先试先行,以强村富民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利用村闲置资源建设实体“微工坊”,探索“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企业+农户”共富模式,带动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农民增收。
一、激活镇域资源 搭建“奔富之坊”
盘活现有资源。坚持闲置优先、就近便利等选址标准,根据各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实际情况,积极申报、用好专项债资金,力求一村一方案、一坊一特色,因地制宜盘活村(社区)废弃旧厂房、老学校等集体建设用地。截至目前,累计投资2600万元,在南园村、双河村、土山社区等12个村(社区)试点建设钢构或框架结构标准化工坊,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
联活社会企业。创建“微工坊”产业园,致力于带动村民就业,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例如,淮北盛德服饰有限公司现已为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岗位220余个,切实通过企业就业帮扶提升了家庭收入,解决了部分生活难题。
架活就业桥梁。探索创新就业模式,制定“镇党委+村(社区)+微工坊(企业)”的三方联建模式,打造村级“家庭手工车间”,帮助村民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结合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针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以劳务招聘会等形式,收集群众就业需求清单,通过“微工坊”平台,搭建企业与求职人员的“互通”桥梁。
二、注重项目引领 培育“领富之坊”
外引成熟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镇、村(社区)党员干部带头找企业、引订单,邀请关心支持家乡建设的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激发产业振兴活力。各村(社区)到苏州、宁波等地考察13次,达成意向合作企业11家。如太山村与安徽曦宇服装厂达成意向建设“服装坊”,项目建成后可吸纳当地100余人就业。
内育乡土企业。全面摸底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等“土专家”“田秀才”,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建立本土人才常态化培训制度,努力挖掘培育本土优秀企业家。邀请安徽财经大学乡村振兴专家赵守飞团队开展就业技能、产业发展等培训,引导本地企业入驻工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选树项目模范。大力培育本地艾草特色产业,草庙村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带动模式,积极鼓励村民利用低洼、废沟、房前屋后零、散、荒地种植艾草,目前已带动村民种植3000多亩,每亩增收1000余元,现可出售产品20余种,代加工产品30余种,以艾草“绿”带动产业“兴”、村民“富”、生活“美”。
三、优化运营服务 创建“带富之坊”
明确运营主体。各村(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厂房租赁、合作入股、自主管理等运营模式,引导企业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强化保障调度。镇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一村一工坊”项目调度会6次,明确镇党委班子成员包保责任,邀请专家对项目环保、噪音等进行综合评估。村(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实工坊前期建设、生产经营、消防安全、机器维护等具体工作,推动形成组织带头、党员出力、村民盈利良好局面。
夯实技能培训。围绕劳动力培训意愿、企业用工需求,“微工坊”坚持“有需必培、应培尽培”原则,开启“点菜式”“上门式”培训模式;“微工坊”企业围绕服装加工、工艺品组装等行业工种,开设“专技课堂”,邀请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为工坊农户提供免费技能培训10余次,涉及300余人次。
四、推动效能叠加 打造“致富之坊”
村民腰包鼓起来。“微工坊”采用集中劳作、动态岗位、按件计薪等方式运作,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根据个人时间、工作能力自行决定是否领取任务单,工作更加灵活化、人性化。12个“微工坊”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预计带动当地工坊员工人均年增收3.6万元以上。同时,针对居家就业人群,建立“上门回收”机制,实现“分发-加工-回收”一条龙服务,畅通“微工坊”供需链、加工链。安徽艾乡科技有限公司免费将制作艾柱、艾条的原材料“搬”到村民家中,定期派专人上门回收,实现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在家赚钱“双赢”。
集体经济壮起来。“微工坊”有效盘活废弃旧厂房、老学校等闲置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对外租赁,每村年均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基层组织强起来。“微工坊”通过“党建引领、村企合作、农户参与”共富模式,变“富余劳力”为“富裕动力”,有效破解当地企业缺工、剩余劳动力收入低等难题,“产业+就业”实现村企“双向奔赴”,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