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3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3.5万户,新登记主体同比增长2.2%。1—3月,规上民营企业数增长7.2%,规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3%。
政策“暖意”化为发展“暖流”。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优质项目推介,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截至目前,成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7个,规模超109亿元。通过“皖企通”平台发布惠企政策810项,其中“免申即享”727项,累计兑付资金2.58亿元,惠及企业1644家次。
要素“活水”滋养产业“活力”。实行供电、供水、供气接入工程红线外“零投资”,累计节约资金2.8亿元、惠及企业近3万家。建立“指标池+带方案出让”机制,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用地报批,工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截至3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25.27亿元,较年初增长7.49%。
改革“新风”焕发营商“新机”。成立市长挂帅的民营经济领导小组,2024年以来累计召开企业家恳谈会5场,解决企业诉求146个,问题办结率达96%。深化“放管服”改革,131个事项实现“无证明办事”,“综合查一次”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入企检查满意度达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