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考察组赴蒙城县调研探索土地整合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学习先进经验,5月8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组成专题考察组,赴亳州市蒙城县开展“两作区”改革专题调研。蒙城县作为安徽省农村土地改革的先行者,自2013年起推进“一户一块田”改革,2024年进一步创新实施“一村两作区”模式,将土地划分为自种区与流转区,显著提升了土地规模效益和农民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考察组深入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李大塘村,实地考察了土地整合、规模化经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并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相关负责同志系统介绍了改革举措和经验。在具体操作上,强调尊重民意,根据农户意愿,把自行耕种的农户统一规划在“自种区”,把有流转意愿的农户统一规划在“流转区”,不搞强行推进。要注重防控风险,积极引导种养殖大户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等优势条件发展产业,控制经营规模,防止经营不善,造成土地流转损失。目前,蒙城县小辛集体乡、双涧镇等15个乡镇29个行政村稳步推进“小田变大田,一村两作区”改革试点,面积达17.12万亩,全县流转田适度规模化经营率达58.4%。
蒙城县的改革实践为淮北市提供了重要参考。一是试点先行。选取基础较好的乡镇开展“两块田”试点,推广“大托管”服务模式,探索土地入股、全程托管等机制。濉溪县韩村镇大李村通过类似改革,已实现7000余亩土地托管,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二是政策集成。需统筹土地、金融、保险政策,破解融资与风险难题,可借鉴蒙城经验,搭建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强化监管。结合淮北市农村“三资”整治成果,加强审计与巡察监督,确保改革规范推进。
此次调研为淮北市深化土地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范本。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的“淮北经验”,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