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兴农,为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认真落实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制度,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2023年学习计划、2023年全市农业系统普法宣传教育重点目录。先后购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宪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等书,供领导干部开展学习使用。2023年度,局党组中心组开展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3次,组织学习研讨一次,先后开展7次集中学法、1次宪法法律知识考试。机关党支部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3次。组织农业普法志愿者开展“送法进乡村宣传”活动6次,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涉农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共计7800份。
(二)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市农业农村局调整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法规科负责日常工作,做到工作有人员、有计划、有重点。局党组多次专题研究农业法治工作。 3月下旬,局党组会议听取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专题汇报,局领导将法治工作情况列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德述廉报告。2023年,局党组先后7次开展集中学法活动,6次对法治相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5月12日,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党组书记法治课堂。年初,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了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在网站公开。按时报送主要领导述法材料,参加市级专题述法会议。按时完成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三)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权力清单管理、编制服务指南,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2023年下放农机行政许可事项到县区2项,公布我局保留事项清单,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局29项政务服务证明事项进行清理,在市农业农村局官网对全社会公布,同时对高频事项《农药经营许可》,《种畜禽许可》等2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行政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推进“不见面审批”。认真梳理政务服务指南,确保政务服务网上办事指南线上线下一致。全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3件,按时办结率为100%。
(四)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全面提升公开质量和效果。
及时公开权责清单以及“双随机一公开”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等,规范事前公开。通过政务公开、“信用淮北”双公示平台等定期公示行政处罚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办事公开制度,编印窗口审批事项服务指南,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办理12345市长热线56件、依申请公开4件,在部门网站发布信息760条。
(五)严格落实重大事项依法决策制度。
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了《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明确了重大事项范围,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流程图,要求进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确保决策事项依法、科学、民主。2023年,局法律顾问参与案件办理、文件制定、合同审查共计23件次,法规科出具法制审查意见书8份,全年未发生决策失误事件,相关事项均按程序办理。规范性文件做到应审尽审,报备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及时更新现行有效文件目录。
(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一是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召开支委会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执法讲堂等,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党员自身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二是制定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和执法年度培训计划,开展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业务技能竞赛和大比武活动,举办执法讲堂,邀请领导、专家讲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法律法规知识,目前已开展执法讲堂30期,共培训人员750人次。通过网络学习,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及其它部门举行的网络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培训,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
(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落实“三项制度”对行政执法工作全方位、全流程监督。一是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执法机构职能职责、机构人员、执法事项清单均在淮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及时公开公示。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制定行政处罚流程图,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可追溯,目前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实现28名执法人员每人一部执法记录仪,实现执法过程全过程记录。三是实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法制审核人员占执法人员数的5%以上。通过落实“三项制度”,提高了行政执法的能见度和透明度、确保了执法全过程的完整规范。制定印发了《淮北市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第三批)》《关于印发淮北市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等文件。市农业农村局全年无被纠错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
(八)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一是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二是持续开展以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为主要内容的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三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5次,其中跨部门联合检查3次。1-12月份,市县两级农业执法部门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36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970余人次,调解农业生产经营纠纷36起,检查各类经营门店1200余家次;抽检各类种子36份、农药抽取样品40个、开展豇豆监督抽查37批次、抽样送检鸡蛋样品20份、禽肉样品49份,结果全部合格;随机抽取种子生产企业6家和肥料生产企业4家,共检查出5家种子企业未按照规定完善种子生产档案,已经责令整改;办理种子、农药、渔政等各类案件26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禁限用农药、耕地保护等各类宣传21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
(九)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印发了《2023年农业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市农业农村局普法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清单》《全市农业系统2023年重点普法目录》等,落实“普法责任制清单”,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结合农业行政执法、送法下乡、民法典宣传月、农民丰收节、宪法宣传周,深入乡村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农业法》《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共发放宣传材料1.9万份,张贴标语、横幅等29条。通过微信、网络发布“以案释法”案例11条,报送法治信息34条。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我市共有318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已认定示范户315户,发放标志牌315户,超额完成全年学法用法示范户认定任务。
(十)健全工作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做好网络舆情收集,及时掌握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采取措施。落实信访隐患排查制度,紧盯重要节点和敏感问题,围绕养殖、土地确权、农业执法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风险排查和防控,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度,我局共办理信访件9件(其中:网上信访4件,省委巡视组交办件5件),办结率100%。办理12345市长热线56件,全部按时办结。一县三区成立了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仲裁办),接受土地政策咨询、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纠纷投诉等,全年调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36件,全部办结。通过行风热线,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57件,调解农业生产经营纠纷36起,均及时核查处理并回复当事人。2023年10月,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评选,我市烈山镇洪庄村、四铺镇周陈村获认定。濉溪县临涣镇“一杯茶”调解法获评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培训精准度不高,法治建设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亮点不突出,执法信息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2024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一)继续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不断提升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执法案卷制作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执行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落实《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规范 公正 文明执法。
(三)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案释法,做好江淮普法行、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法润乡村”宣传活动,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淮北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2月21日